海幢寺介绍
海幢寺位于同福中路337号,始建於明末清初,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,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它以寺貌庄严、殿宇雄伟、净域宏敞、佛缘鼎盛而闻名于世,被誉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。
该寺相传南汉时代是“千秋寺”。後年久荒废,变为居民丛冢。明朝末年,为富绅郭龙岳的圆地。僧人光牟、月池师徒向郭募得此地建佛堂,依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经成佛之意,取名“海幢寺”。
清初,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欲建王府,照王贝勒形式烧制琉璃瓦,後因朝廷复议不准按宗藩形式建造王府,遂将琉璃瓦施予寺院,同时,礼请曹洞宗第三十三代法裔空隐和尚在此驻锡,天然和尚(三十四代)、阿字和尚(三十五代)、古云和尚(三十六代)先後在此住持传法。永历帝臣金堡也曾在此当和尚,法号今释,又名澹归。从此扩建殿宇,广植林木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建大雄宝殿、地藏阁,次年又建天王殿、韦驮殿、伽蓝殿等,一时高僧云集,盛极一方。
海幢寺历史悠久,林木参天,浓荫覆地,环境幽雅,景色宜人。“海幢春色”为昔日脍炙人口的羊城八景之一。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有海幢论鹰爪、十六罗汉、四大金刚、三须观音、猛虎回头石、海幢宫瓦、澹归碗、幽冥钟、星岩石塔等一大批,丰富多彩。加上天然和尚等高僧著述颇丰,又延师授徒以诗学,故诗僧特多,有“天然门下,诗僧六十”之美誉。因此,历史上海幢寺不仅是弘法修禅的场所,也是名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地方。
数据来源:
心知天气